品牌资讯 最新资讯
一个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律养成法
一个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律养成法
经常有家长抱怨自己孩子 “太不自觉了”、“一点都不自律”。
写作业必须要盯着,一不留神的功夫就玩上手机电脑,一玩就是大几个小时,睡觉、吃饭、上学、做作业都得催,总之,大事小事,都得大人看着,否则,别指望他能自己做好。这让父母们很生气,因而总想出各种办法想让孩子听话一些,可无论怎么说教训斥,就是不管用。
让孩子变自律这件事,是不是真的很难?父母们是时候需要转变一下观念了!

首先,批评和唠叨并不能让孩子变自律

我们必须要知道,“自律是反人性的”。
孩子生来就是不自律的,这是人类大脑发展决定的。
脑科学很早就告诉我们,整个10岁以前,孩子都属于右脑型智力,思维方式是感性的、发散的。
孩子越聪明,发散思维就越强,就越没法忍受长时间做单一的学习任务。
这在大人看来,就是更不自律。
殊不知,这根本不是孩子故意不学好,更不代表孩子以后也将是个懒散、没出息的人。
所以,我们需要改变观念,不该随意给孩子贴上标签,更不该动不动就批评和唠叨孩子。
其次,让孩子变自律,是可以有方法、讲逻辑的。

孩子的自律感需要靠「微习惯」培养

我们经常觉得孩子做事拖拉,其实那是孩子自己的节奏。
如果你觉得孩子自律能力有待提升,可以试试《微习惯》一书中的方法,它被认为是,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律养成法。那就是,把看似巨大的任务,拆成小得不可思议的一小步,把任务目标尽可能简单化、细化。

从「他律」到「自律」需要有一个过程

学习自律的孩子从来都不是苦行僧,他早就在自律过程中,一次次尝到了甜头。
就拿孩子玩手机这件事来说,沉迷行为产生的大多数都是因为孩子玩到不知道时间,一头扎进去玩到天昏地暗,玩完之后往往又十分懊恼。
这种情况下,就需要借助奇少年防沉迷手机这类工具,让孩子在“时间管理”的约束下,平衡和规律自己的学习与娱乐的时间,慢慢的,他感受到了更好的节奏感,享受过“时间被掌控,而不是被时间掌控”的成就感,他也就更愿意主动放下手机。
随着年龄增长,孩子的自我意识会越来越强,我们足够相信,在父母的耐心等待和适度引导下,总能把「他律」慢慢变成孩子的「自律」。